很多人都想聽聽「糖尿病」的中醫見解,其實,小董知道這個問題漸趨普遍,尤其是疫情之後,快餐主導,不單是因為遺傳基因,更多是缺乏運動引致肥胖、飲食不定時,一時忙得忘餐,一時又大魚大肉,別談「養生」了,就算是基本的「生活」規律亦未達。於是,「糖尿病」患者全球統計已超出1.8億人,可怖!亦可恨!皆因此病只能控制,不可痊瘉。
稟賦不足(先天不足或遺傳)、五臟虛弱、精神刺激、情志失調、過食肥甘、形體肥胖與「消渴病」亦即糖尿病的發生有密切關係。當中又以「陰虛」體質佔大多發病的內在因素,特別是脾、腎兩臟的虧損虛弱在消渴症的發病中起決定作用。(小董在這裏特別提點大家:中醫所講的脾、腎,跟西醫解剖學上的脾、腎完全不同、風馬牛不相干的!前者的脾,解作脾、胃、消化能力;腎,解作人體的生長、生殖、修補及衰退程度;西醫的脾是Spleen,腎是Kidney,分別跟造血和泌尿系統有關!故此切勿混淆這理論!)典型症狀有:易於疲倦、視力下降、皮膚痕癢、傷口難合、反復尿路感染、陰道乾燥、易飢餓、常口渴、尿頻、體重漸下降等,空腹血糖異常或稍高便需多加留心!一旦真的發現自己患上了也不必恐慌!只要能調節飲食(最困難呢!)、多作運動,適當服用藥物,便可控制得宜,不會步入「截肢」、「上眼」的嚴重後果。
這些年來,到診看小董的患者多不勝數,許多人信偏方,飲了不少「五青汁」,苦寒性食物並非所有糖尿病患者的福音,相反傷了底子更難控制,於是由吃藥變成了打針,卻仍然堅信「五青」的奇妙,直教醫者搖頭嘆息。請你們別再胡亂吃渴了!病從口入,必須清楚自己的體質,並對症才可下中藥、服藥膳!中醫治消渴症自古已有非凡之功,但需分型論治而非「三條藥方走天涯」,分上、中、下消並加陰虛型、陽虛型、陰虛熱盛型、氣陰兩虛型、和陰陽兩虛型等何其複雜,不要誤信坊間一些飲食書籍,皆因那些只是「某種病人」服了有效,並非所有!更何況那些作者背景參差,害了人也無痛不癢!
青藏高原的野生綠蘿花還是糖尿病的救星,取6-8朵,3碗水煲20分鐘,早晚各一杯,血糖乖乖的下來!小心市面上充斥着非道地的綠蘿花!顏色有出入,效果大打折扣!
如有興趣了解更多糖尿病成因、症狀及預防方法,可上YouTube收看小董節目都市常見病 — https://youtu.be/NA80RQhiarU